教育科学学院欢迎您! 

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10-11    浏览次数: 612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教研室建设的核心。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和系相关制度,教育学教研室把提升教育学教研室师资团队水平作为教研室建设的中心。在“立足培养、多方引进、创造条件参与学术交流与讨论”的整体思路下,通过建设,教育学教研室教师队伍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日趋合理。目前,教育学教研室共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2人、硕士7人,学士1人。可以看出,教育学教研室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较好,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授、博士,又有充满朝气的、积极向上的年轻讲师、硕士,这为教育学教研室开展教学交流、科研研讨、专业规划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1.多途径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是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教育学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就确定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建设宗旨,希望以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发展带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达成教研室“团结互助、奋进有为”的教研室文化旨向,促进教育学教研室健康发展。在建设过程中,秉承“立足培养、多方引进”的建设思路,通过外出攻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与培训以及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发展。

近三年来,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共外出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11次,外出攻读学位、进修或培训16人次,邀请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展开专题讲座17次,其中不乏如蔡宝来、李桂荣、史秋衡、刘济良等国内知名学者。通过这种“里外结合”的方式,开阔了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与此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名校毕业生加强教师队伍。2012年,经过慎重考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王洋进入教育学教研室,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血缘结构的合理性。

    2.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是促进教研室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学教研室在学校和系的规划下,积极执行青年教师相关培养措施,勇于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为教研室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自2006年以来,教育学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主要集中在吴艳玲(2006年引进)和王洋(2012年引进)两位教师上。秉承“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相互促进”的原则,采取了“依托课题,从做中学”、“注重教学,共同提升”以及“提倡自修,勇于承担”的方式,从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全面展开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止2015年,吴艳玲老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6篇中文核心;主持或参与课题15项(其中主持5项);获得主要奖励9项,科研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承担《教学论》、《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学》(公修)等主要课程,教学考核优秀,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积极参加学校、系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各项评优评先中,获得多次荣誉,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较好。王洋老师自2012年进入教育学教研室后,虚心学习、积极听课,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研讨和课题申报讨论,主要承担了《新课程理念》、《教育学》等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赞誉。

    3.师德师风建设

    “有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有好的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研室建设重要内容。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系的具体措施中,教育学教研室积极投入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洪流中”,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新途径。在建设过程中,教育学教研室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通过“立足自修、多途径促进”的思路积极开展教研室的师德师风建设。

    经过建设,教育学教研室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目前,教育学教研室9名教师中,有7人为中共党员(77.78%),其中岳定权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2009年,教育学教研室被周口师范学院评为“优秀教研室”;2012年被周口师范学院评为“先进职工小家”。近五年来,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共获得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荣誉21项,其中,李清臣被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文明教师”;王德才、徐艳伟被周口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徐艳伟、岳定权等人多次被周口师范学院评委“优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教研室长期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密切相关。也正是在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驱动下,教育学教研室教师才能以无畏的精神,兢兢业业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