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欢迎您! 

教学改革与应用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10-11    浏览次数: 387

 

    1.重视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学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重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为途径,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价的合理性。由于教育学教研室所依附学科(教育学)的特殊性,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具有密切关系,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应用。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时,始终坚持以教育科学研究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近五年来,教育学教研室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教学改革论文62篇,其中CS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17篇;主持校级、厅级、省级教改项目7项,其中李清臣教授的《新课程视角下中小学课堂互动模式研究与实践》、李本同副教授的《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文化研究》和徐艳伟副教授的《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获批河南省首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资助经费分别为0.8万元、0.8万元和3万元。王德才、徐艳伟、岳定权、吴艳玲老师的校级教改项目顺利结项。

    2.重视教学改革的推广与应用

    教学改革是立足于现实教学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教学改革的成果只有最终进行推广和应用才能最终彰显其价值。教育学教研室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研究者即改革者”,即将教师的教改成果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检查教改成果的有效性;二是为小学教师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将教改成果通过实验推广到小学课堂教学之中。

    为此,教育学教研室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鼓励以合作、讨论、实地观察为主的学习方式。如在李清臣教授的《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教学中,始终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并以论文的形式集中体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在小学教育专业2012届毕业班中,韩婷、苏欣等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专业学术论文,并在公开刊物进行发表;徐艳伟、岳定权、吴艳玲老师积极要求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学教研室积极与周口市六一路小学和周口市实验小学开展教学与研究合作,推广教学改革成果。自2007年起,教育科学系与周口市六一路小学建立了教学与研究合作关系,结合一线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推广。到目前为止,合作研究的课题达到11项,并在优质课比赛、专题研讨等方面积极展开讨论,进行成果运用。

    3.重视质量工程建设

    精品课程、教学团队、重点学科等质量工程是进行教学改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在学校和系的相关政策支持下在质量工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教育学教研室拥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李清臣主持的《教学论》)、1个省级教学团队(李清臣带头的“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2门校级精品课程(王德才主持的《教育学》和徐艳伟主持的《教学系统设计》);拥有1个校级重点学科(李清臣主持的《课程与教学论》重点学科)。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借助这些质量工程平台,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提升教学质量。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