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之七 支教进行时 |
作者:
杨静思 陈星 陈佳茜
发布时间:
2018-07-04
浏览次数:
115
|
7月3日,是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仲夏支梦 星火传承”暑期三下乡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彭楼小学支教的第三天。 经过昨天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第一天的相识,发现小朋友们的团结意识、安全意识及卫生习惯观念较薄弱。于是,志愿者于今天上午开展了校内大扫除活动。活动未开始前,志愿者组织各班的孩子们依次列队,按照小朋友们的年龄大小进行分工合作。小朋友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打扫卫生的活动中。孩子们好像忘记了天气的炎热,不断地去扫地上的落叶。经过志愿者和孩子们一个小时左右的劳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清扫的时间虽不长,却体现了小朋友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美术课上,志愿者教小朋友们画简笔画,各式各样的图案在孩子们的画纸上活泼灵动的展现出来。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添加了自己的创意,兴奋的向志愿者们展示。在一个角落里,一位小朋友自顾自的认真的画着什么,志愿者走近后询问她,孩子小声说道:老师你看,我画了一个房子,房子上面有云朵,这里还有好多漂亮的花,房子里这个是妈妈,这个是弟弟,这个是我。志愿者问道:“那爸爸在哪里呢?”“爸爸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我都快忘了他的样子了”,说完后眼里满是委屈,躲闪着志愿者的目光。“有时候孩子们说的话听过之后心里会很难过,孩子们或许会缺失父母在身边的童年记忆,他们想要的是陪伴而不是漂亮的衣服”志愿者陈佳茜说。 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文化课程素养,志愿者们于今天下午在操场上开展了《学猫叫》舞蹈教授课程。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学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午后的天气闷热不已,可小朋友们并没有因为天气原因而拒绝学习舞蹈,反而兴趣高涨,小孩子与领舞的三位班主任跟随着歌曲一起欢快的跳动着。不知不觉,放学时间快到了,志愿者召集小朋友们围在一起,教他们学习绕口令和古诗《梅花》,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在校园和每一位志愿者的心间回荡。 志愿者们的到来,帮助彭楼小学的孩子们培养了艺术素养方面的兴趣,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用微不足道的力量点亮孩子们纯真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