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手牵手播传统文化,心连心筑红色童梦(二) |
作者:
胡志芸
发布时间:
2022-07-18
浏览次数:
147
|
7月18日是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暑期“手牵手播传统文化,心连心筑红色童梦”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天,志愿者们的线上课程相比第一天也进行的更加默契有效。 在第一天课程的铺垫下,志愿者们和学生如约相聚线上,开启了新一天的课程。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经过昨天一天的磨合,志愿者们把工作进行地越来越好,也提升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 在上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志愿者胡志芸首先通过歌曲《我相信》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如何保持阳光心态。学生们积极分享喜欢的歌词,志愿者胡志芸鼓励学生们发现自身优点,以有趣的故事带领大家走进健康的心理课堂,课堂氛围和谐有趣。课程结束,胡志芸也表示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阳光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红色风筝,百年精神。为锻炼彭楼小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志愿者王凤双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线上手工课程,展示了张天伟老先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制作的红色大风筝,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深入中国人基因的红色精神。她从风筝的起源和文化以及制作方法等方面讲解,学生们对风筝的制作展现了极大的兴趣,课程也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创新与弘扬,传统文化活色生香。中国彩陶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团队志愿者魏婉菁带领大家领略了一节妙趣横生的中国彩陶文化课。魏婉菁首先带大家了解什么是彩陶,从彩陶的制作方法、彩陶的颜色、出土地等多方面认识彩陶。在了解了彩陶的悠久历史后,学生们颇为震撼和触动,在交流群里分享自己的感受。魏婉菁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彩陶艺术,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本节课大放异彩,学生们表示收获颇丰。 传统文化无定格,融入生活,形式鲜活。本节中国彩陶课,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之美,沐浴文化之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暑期安全教育课上,张宇博首先强调了加强疫情防控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告诉小朋友们要做好疫情防范,注意预防疾病,注意外出安全。学生们表示赞同,积极配合。除此之外,张宇博还在饮食方面,孩子身心健康方面,防雨防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互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暑期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安全、有意义地度过这个暑假。 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文明熠熠发光,传播传统文化需要有温度有深度,我们作为志愿服务人员,要尽己所能为学生们带来有益的知识,长夏炎天气郁蒸,也难以盖过大家洋溢的热情,在过往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做好铺垫。
|